李館地道戰(zhàn)遺址是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民權縣城東北34公里處的北關鎮(zhèn)李館村。素有“魯西南大門”之稱的李館地道,開挖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旨在保存力量,打擊敵人,堅持持久戰(zhàn)。李館地道以本村為前站中心,南連任莊等5村,東沿故黃河大堤直通湯水口,北與曹縣10余個村莊相連。地道全長約25公里,在地面以下1.5米左右,高1.7米,寬1米,可容納1.4萬余人。地道內挖有供人出入的洞口、流通空氣的氣眼、召--議和保存武器的密室,還有可以打擊敵人的轉盤、-眼和置敵人于死地的陷阱、防止敵人煙熏和放毒的卡口及通向田野以備進攻和撤退的突口等設施。這些地道設施,在打擊敵人、保存自己方面,發(fā)揮了巨大威力。如今,李館地道大部分保存完好,每年都吸引大批中外游客前來參觀,成為對青少年和廣大群眾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陣地。1958年,李館村全部搬遷堤南,地道被水淹沒而淤塞,現(xiàn)存李館地道100余米及壯志臺、血水井……
[詳細]